发布日期:2024-04-29 22:25 浏览次数: 次
太阳城APP下载北外滩最难旧改完成后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收获了一批“宝贝”在位于宝山工业园区一家企业的仓库里,70岁的周仲逸和64岁的张仁扬一眼就找到了各自家里的老家具。
两人快步走到家具面前,这里摸摸,那里看看,有种无法言表的特殊感情。“你们快看,连被白蚁蛀掉的地方都补好了!”周仲逸蹲下身,摸着大橱底部惊喜地说。
只见西式风格的胡桃木大衣橱下方,已嵌入了一根原木色的木条。周仲逸抚摸着家具,对一旁的丁文琦说:“老丁,看到家具在这里得到了善待,我心里就踏实了!”张仁扬则顾着拍摄视频,要“回家放给家里人看,让他们也放心。”
周仲逸和张仁扬都是虹口北外滩旧改地块居民。被称为北外滩“最难”旧改昆明路以南项目生效之后,他们已经搬离,家里一些犹太人用过或赠送的家具等物件,现在都拿出来捐赠给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。丁文琦正是馆里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员,在他看来:“这不仅是保留提篮桥历史风貌保护区的记忆,更是记录那段跨民族的友善故事,展现人类的正义和文明之光。”
舟山路54弄,又称“舟山里”,正是周仲逸家所在的位置,当年住着许多犹太难民。一些老居民回忆,最多时有六七成。
20世纪三四十年代,作为当时全世界唯一一个向犹太人敞开大门的城市,上海成为了犹太人逃离的“诺亚方舟”,先后有约两万名犹太人来到这里避难,虹口提篮桥地区更是他们的主要聚居点之一。
弄堂口的铁制门头就十分与众不同,用英文写着“舟山里”(CHASANI LIEGH)。“里”这个词——LIEGH,英语单词里并没有。
走在人去楼空的里弄里,周仲逸难免有些伤感。“以前这里可热闹了,不仅街坊邻居会聚在一起聊天,每年至少有200多天,都有过来参观的外国人。其中很多是来寻根拍照的犹太人,还会邀请我们去以色列玩。”
他的祖辈父辈告诉他,以前家里与犹太人关系密切,礼尚往来。爷爷奶奶会给犹太人送排骨面、馄饨,也很早就吃过犹太人送的面包和黑巧克力,说“味道挺苦,营养很好”。
周仲逸的家里,至今还有两件双排扣的西服,据说是用犹太人给的衣料做成的,还有一些犹太人留下的西洋风格家具、瓷器、脚套等。
他家的前后两扇门,是整个舟山路54弄里保留最完整的犹太风格实木门。前门,有形似光明灯的装饰,门上还有一个可直接从外向里投递进来的信箱,上面写着英语:LETTERS。后门,则镶着铁制的颇似犹太教大卫之星的标志。前来寻根的犹太人一看到房门就很亲切。
现在这两扇门被周仲逸拆下来,捐给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。家里的西式家具和一些老物件也一起捐了。
当我问他“为啥这么慷慨”时,他指指身旁的丁文琦:“我被老丁说服了、感动了,也想通了。”周仲逸记得,旧改启动后,老丁就无比忙碌,大热天也每天穿梭在弄堂里。一看到谁家有“宝贝”,眼睛都放光了。“老丁说,这些旧家具、旧物件,你带到新居也是孤芳自赏。再过些年,你的子孙后代还会珍藏他们吗?与其这样,不如捐给纪念馆,不仅可以保存完好,还可以向更多人展示,想了就来看一看!”
原本周仲逸还想留把椅子带到新居,听了老丁的一句“四把椅子展示出来才齐全”,干脆全部捐了。甚至在一个柜子的玻璃台板下,还压着他老父亲的一张照片“时间太长粘住了,怎么也弄不下来,也先给纪念馆吧。”
这张单人床看似简洁普通,长2米、宽80厘米,却也大有来头。这是一张当年犹太难民们住在华德路收容所时,用过的床。
长阳路138弄,也是第一难民中心(华德路收容所)所在地。这里原为白俄商团营房,1939年改建,是集团营房住宅风格。二战期间,这里成为隔离区域内规模最大的犹太难民收容场所,由美俄联合分配委员会负责。
据记载,当时在收容所里,一般30—50人挤在一间房里,最拥挤时甚至有100—200人住一间的。
犹太人回国之后,这里历经变迁。“解放上海时,第三野战军99师接管了这个地方。我作为部队家属,很小就住到了这里。”任以明记得,“整个区域有一个木结构的圈形楼,还有两幢铁皮房。我们当时就住在这个圈形楼内,房子被隔成一间一间的,我家里住的一间大概30平方米。公共浴池铺着马赛克。”
住在附近的周仲逸也经常来这里玩,他的印象中“这里的房屋是大拱门、落地窗。”此后,船运、港务部门又接管了这个区域,将房屋进行了改造。而任以明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住在这里,一直睡的就是这张床。
曾经,居住于此的犹太人在这里种菜,还抱团开店。舟山路霍山路一带,被称为“小维也纳”,曾经繁华热闹,犹太人喝咖啡、做礼拜、听音乐,在苦难中延续着自己的生活方式。任以明读书的时候,还见过周围一些中文讲的不错的犹太人和他们的孩子。
这次昆明路以南地块旧改,任以明也要彻底搬离这里了。他希望,更新过后的北外滩,能保留一些历史风貌特色。他也主动找到犹太难民纪念馆,要求捐出这张意义非凡的床,让它发挥更大的价值。
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回忆,建馆初期的史料征集就十分困难,当时就是通过遍访原犹太难民曾经居住过的里弄,从老邻居手上收集到了一些犹太人当年的生活用品。展馆扩建后,展出的史料已经从原本的150件增加到近1000件(组)。这也意味着,继续“挖宝”的难度系数将不断增加。
但令人感动的是,随着旧改的推进,在纪念馆工作人员的说服之下,老邻居们都心甘情愿地把珍藏了几十年,已融入自己生活的一些当年犹太人留下的物品捐到纪念馆来,得到专业维护保管的同时,又可以展示出来,供更多人来参观。
在纪念馆,放着两个别致的大皮箱,这是犹太人逃难到上海来时用,捐献者竟是收购旧家具的人。李伟斌介绍,自己所在的是一个民间组织,哪里有旧改就会去哪里收购一些老家具老物件。在舟山路这一带收购时,遇到了丁文琦,告诉他们:“为了保留二战期间这段珍贵的民族记忆,纪念馆需要一些珍贵的老物件。”
李伟斌记住了他说的话,有一天正好看到一个居民把一个大皮箱往搬运车上放,便问他可不可以收购太阳城网址。最后,李伟斌用一个中式箱子加上200元钱,将这个大皮箱收购了。“我们一直干这行,一看这个箱子就是欧式的,它的角用铁皮包住了,中间用的是皮,显得很粗犷。而东方的箱子一般是包铜的,显得更秀气。”
那天,下着大雨,他以类似的方式收购了两个大皮箱,立马给丁文琦打电话要求捐赠。丁文琦赶紧赶了过来,一看,兴奋了:“曾经有犹太难民回忆:当年全家正是带了5个大皮箱,乘着轮船,漂洋过海来到上海的。大皮箱,正是极好的物证。”
李伟斌为此很开心:“人除了生活上的满足,还要追求精神上的满足。以后去纪念馆一看,这皮箱是我捐赠的,多自豪啊!”
丁文琦说:“正因为得到了原居民和这些收购旧家具人士的支持,在这次旧改中,我收集到了来自三四十户的100多件家具。未来,一旦有巡展或是新馆需要布展,我们就会将它们展示给世人。它们展现的,是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的伟大友谊,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。”
因为纪念馆空间有限,目前一些物件暂存于纪念馆,也有很多家具暂存在宝山的仓库。仓库是与纪念馆合作的一个会展公司的,有专业人员对家具进行“修旧如旧”修理保护。
我们去的那天,张仁扬看到自己捐赠的几件家具都保护得那么好,已当场就和工作人员对接,希望能捐赠更多的家具。
如今,昔日犹太人居所的最后一批老上海人搬走了,但更多的老照片和老物品会在纪念馆中讲述“犹太难民与中国上海”的情谊,续写着“诺亚方舟”的故事。